新闻详情
News Detail

中国抹茶产业何去何从 ?

       起源于中国、在日本完成工艺的精进,抹茶在千禧年后重返中国市场,出人意料地引来市场的阶段性爆发。2014—2017年,一线城市开出近500家抹茶专门店,进行着抹茶在国内市场的初实验。随后,饮品烘焙产业风口到来,抹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原料被广泛应用在餐饮渠道。这一系列发展促使抹茶这一小众品类向多元化延伸,朝扁平化方向发展,挖掘更大的市场空间。而这背后,也在敦促上游抹茶供应端发挥资源优势,在种植和生产环节不断提升,改良风味,加大对研发应用的关注,改进工艺。

  3年爆发475家门店小众抹茶在餐饮渠道日渐活跃

  自唐宋以后,抹茶在中国出现了断代,但在日本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。史载南宋末年,抹茶由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从浙江余杭径山寺连同茶具、茶典等一同带回日本,开启了抹茶在日本的发展历程。长久以来,抹茶已经成为日本一个标志性的符号。

  2006年,真正的抹茶再次在国内出现,这与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有很大关联。1993年,中日合资的御茶村开始生产蒸青绿茶(煎茶),全部出口日本。2005年前后,御茶村开始谋划包括煎茶在内的抹茶由出口转为内销。但当时国内市场对煎茶需求几乎为零,反而是一些大的食品企业显现了对抹茶的需求。据御茶村总经理万景红回忆,当时的第一个客户是好丽友,其在口香糖中有千分之零点几的添加量。这是抹茶在国内出现的开端。

  抹茶在国内更大范围的发展出现在2014年,大众化企业开始更多地使用抹茶,并进行大量宣传。这样的趋势下,国内抹茶市场逐步兴起。

抹茶的历史发展起点在浙江,国内绿茶主产区是江南茶区、西南茶区,它们都具备抹茶生产的自然条件。目前,中国抹茶原料主产区集中在浙江、江苏、贵州。在生产企业上,以御茶村茶业、华茗园茶业、鸿雨农科、贵茶集团为代表的上游企业,都在发展高标准的茶园和更现代化的加工厂,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抹茶原料。

  转折发生在抹茶专门店的爆发期,从2014年最早诞生的無邪抹茶专门店,截至2017年7月1日,短短3年时间,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出现無邪、宇治、西尾、甘兔庵、关茶、36 MATCHART等94个不同风格、不同定位的抹茶专门店品牌,开出475家门店。很快,市场却趋于平静。到了2017年,消费者纷至沓来的步伐已经放缓,很多半年前还大排长队的门店,已经不需要排队就能坐一下午。消费者对专门店逐渐冷静,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:客单价过高,影响消费频次;抹茶品类过于小众,受众面窄;盈利模式探索仍不足。

  虽然专门店热度过去了,但中国抹茶的市场却并没有就此沉寂。随着国内烘焙甜品类门店、品牌越开越多,新茶饮市场趋于火爆,咖啡行业不断升温,抹茶作为口味添加,被广泛使用在烘焙产品、冰淇淋、咖啡、茶饮产品中。预包装食品出现后,抹茶产品零售化也成为一种新渠道。目前,国内抹茶70%应用在加工食品领域,烘焙渠道和餐饮渠道各15%。事实上,抹茶的亩产产值是绿茶的2—3倍,市场倒逼使得企业将绿茶园改造成抹茶园。贵州作为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,政府还主动牵头,出资20亿元投入抹茶发展。贵州抹茶生产企业贵茶集团,以中央工厂加小茶企碾茶生产联盟的合作模式,在贵州省快速扩大生产规模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国内很多抹茶企业生产水平已经取得很大进步,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平。

  《抹茶》新国标的正式实施,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助力。自今年5月1日起,GB/T 34778-2017《抹茶》新国标开始正式实施,对抹茶的术语、定义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标签、包装、运输与贮存等都做出了规定。然而,国标提供的仅仅是基础标准,在抹茶生产企业内部依旧还有等级分类。

  中日抹茶风味存差异欧美是出口机会点

  关于抹茶的品类认知,市场上依然有90%以上的人不懂抹茶。事实上,抹茶并不是磨碎的绿茶粉,也不是目数越高越好(即磨得越细越好)。如果颗粒太粗,抹茶的色泽会偏黑;如果颗粒太细,抹茶的色泽会发白。需要适配多少目的抹茶,最终是由产品研发需求决定的。“抹茶的品质是在茶园里形成的”。据万景红介绍,决定抹茶品质好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,茶树品种、施肥、遮荫覆盖、修剪和适当的采摘期都会影响抹茶用鲜叶原料的品质。尽管如此,中日抹茶相比品质仍尚存在差距,中国抹茶的应用能力也显不足。

  中日抹茶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风味上,而这是由生产环境不同造成的。比如,日本的抹茶有很大的海苔香,从其理化指标看,日本的抹茶富有高浓度的氨基酸。在抹茶生长环境的研究上,资深茶叶品牌策划顾问罗军曾提过一个电子舌进行的土壤测试。测试显示,国内的抹茶相比于日本原产的抹茶,咸度即盐类指标会偏高一点,这会对抹茶风味产生影响。对此,罗军表示,虽然和日本抹茶有一定差异,但抹茶的原始产地是中国,所以不必刻意追求产地,延续抹茶工艺,形成自己的风味特征就可以,抹茶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极致的鲜度。在应用能力上,国内近两年虽然烘焙应用比饮品增长要快,但还停留在单一领域。

  一款统一标准的抹茶,按国内售价每公斤220元;从日本以正常渠道进口,需加16%增值税、32%的关税,约每公斤337元,还不包括提供检测报告和供应商信息等一系列综合费用。从日本进口抹茶,成本是国内的1.5倍。另外,2005年日本出台了《原产地标示法》,规定进出口产品需标示产地来源,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抹茶原料出口日本。抹茶在日本需求非常旺盛,因为日本更讲究的是应用需求,而不是对抹茶本身的需求。

  在欧美,抹茶市场空间也很充足。仅2014年,美国抹茶粉零售额增长54.9%,势头比国内还迅猛。但对于中国抹茶来说,在欧美的认知度还不够高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欧美国家在抹茶的进口上有两个标准:第一个标准是认知标准,更认日本抹茶;第二个标准是有机。

  对于中国抹茶市场来说,虽然专门店不好开了,但抹茶会越来越流行。零售化价值点是企业创新的原点,关注研发,扩大应用范畴,重视品牌力,发掘抹茶价值,抓住品类机遇,将成为中国抹茶市场的机会点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原料,抹茶在国内的发展将逐渐回归常态化,呈现扁平化发展路径,更多是作为一种配料,使用在甜品、饮品等各种食品领域。经过一波快速发展,抹茶品类进行了很好的消费者培育,市场对抹茶的需求增加,考验品牌方更加关注抹茶的研发应用。对于抹茶行业而言,提高品类认知和理解、进行种植技术的探索、科学化管理方式的研究以及规模化运作的提升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等,都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。

来源:中国食品报 作者: 政雨